导 读
6.18年中购物节已过一周,iCPI大数据监测发现今年的6.18年中购物节继续表现出“折扣来得早一些”的特征,全网物价提前1-2周即在低位运行,线上物价在6.18当日有明显下跌,并在之后迅速反弹结束折扣。相较年末的11.11,年中的6.18折扣力度虽稍小但持续时间更长,“衣着”、“食品”是6.18期间折扣明显的商品大类,电视、电脑、相机、音响等电子产品在6.18之前折扣明显,蛋、酒、乳制品等食品在6.18当日折扣明显。
周指数宏观6.18前后市场特征
今年的6.18是周一,在6.18此前的一周内iCPI周指数显示全网物价指数环比下跌0.13%,而在6.18-6.24的一周全网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89%,形成一轮明显的折扣后回弹的价格行情。其实早在提前三周全网物价已处于折扣模式,5.28-6.3一周物价环比下跌0.04%并保持在下行通道,在周的维度上并未出现明显的先涨价再折扣后反弹的情况。
与11.11不同的是,最早由京东等电商发起的6.18年中购物节并非只在当日集中打折,而是在前后一段时间分散进行折扣促销,从iCPI监测发现折扣行为从6.4-6.10的一周就已经启动,6.11-6.17的一周线上物价持续下跌,直到6.18-6.24的一周才明显反弹。
在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中,“衣着”大类在6.18购物节中折扣最为明显,其在6.4-6.10当周环比下跌1.75%并在随后的6.11-6.17一周继续下跌0.92%。此外京东主打的电子消费品在6.18期间也有较大跌幅,其中家用音响(周环比下跌3.62%)、电视机(周环比下跌3.44%)、电脑(周环比下跌0.27%)等子类在提前两周(6.10当周)就开始表现出较大幅度的折扣。
对比一年前的6.18,今年延续了提前一周进入折扣季的特征,从全网物价指数层面看折扣力度较2017年更大,而在6.18当日折扣力度上有所减小(2017年6.18恰逢周日,今年6.18为周一,或有影响)。另外不同于2017年的6.18、11.11都出现的在购物节之后的一周“衣着”大类价格指数持续下跌的特征,今年6.18-6.24的一周中“衣着”大类价格环比上涨2.64%,涨幅明显。这或可说明今年6.18期间衣着类商铺的物流管理更加精准,在购物节后继续低价消灭库存的情况未再出现。站在今年6.18,没来得及剁手恐怕真的要再等半年了。
对比半年前的11.11,从周指数维度看:今年的6.18折扣更分散,并未出现前两周普遍涨价为折扣蓄力的奇特行情;同时在商品大类层面,“衣着”大类在今年6.18和去年的11.11都是折扣最明显的类别,不同的是上一个11.11中“教育文化和娱乐”大类折扣更为明显(11.11当周环比下跌0.80%),而今年6.18期间“食品烟酒”大类(周环比下跌0.24%)则成为除衣着外折扣较大的类别。站在购物节当天看:相比上一个11.11全网物价指数日环比下跌1.46%的巨大折扣,今年6.18当日0.46%的日环比下跌则显得内敛了许多;而从商品大类层面看,“衣着”仍是上一个11.11当日折扣最大品类,而今年6.18当日折扣最大的品类则是“食品烟酒”(1.01%)。
日指数微观何时剁手最划算
6.18年中购物节作为会持续一段时间线上折扣季,iCPI日指数将告诉你何时下手最划算。从全网物价来看,6.18当日( -0.46%)仍是这期间单日折扣最大,且6.19(+0.46%)全网物价即迅速拉回原位,因此错过了6.18的24:00,醒来后还请恢复冷静。其实从此前的6.10周日开始的整整一周,全网物价已处于逐日下跌状态。6.10“衣着”大类日环比下跌0.69%并在此后一周基本处于稳定,可见提前一周锁定好中意的新衣并在6.18之前下单是明智选择。
此外,“食品烟酒”大类在今年6.18期间跌价也较为显著。在6.18当日淀粉(-4.41%)、蛋(-3.48%)、肉禽及制品(-2.86%)、酒(-2.61%)、液体乳及乳制品(-2.47%)、茶及饮料(-1.56%)均有十分明显的单日价格下跌;而蔬菜(3.02%)、油脂(1.37%)、干鲜瓜果(1.03%)则也有较大的单日涨幅。通常我们认为食品大类的线上属性相比衣着、电子产品等易储存的品类并不突出,且短期促销行为的线上购物节并不会对食品大类价格构成冲击,但今年6.18期间整体食品大类线上价格呈波动下降趋势且在6.18当天表现出很大折扣。这一方面或可说明食品类的线上程度正在加深,另一方面也说明许多食品生产部门可以对短期的零售端营销行为做出及时反映,通常认为价格更受供给端控制的食品行业也正在更灵活地相应需求端变化。
最后,虽然从6.10之后的iCPI日指数已处于逐日下跌状态,但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单日跌幅表示购物节正式开启,而6.21当日全网物价的显著回调(1.88%)则标志着此轮年中购物节的结束,这也迎合京东等电商打出的广告中划定6.10-6.20为年终购物节的信号。
iCPI是由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编制的,具有高频实时发布、计算机算法自动运行和大数据价格来源等显著优势特征,供宏观经济科研使用。如果需要查询下载详细数据,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iCPI官方网站(http://www.bdecon.com)。
此项目最终解释权归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编辑|陈悦
文字|刘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