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出口转内销,折扣惠及消费者;猪肉涨势放缓,鸡鸭牛羊价格又起飞
统计结果显示,2019年5月iCPI周指数总水平环比下跌0.2%,其中iCPI八大类月环比变化情况如下:
医疗保健大类:+1.4%
居住大类:+0.2%
食品烟酒大类:+0.1%
其他用品和服务:+0.1%
交通和通信大类:0%
衣着大类:-0.4%
生活用品及服务:-1.4%
教育文化和娱乐大类:-1.9%
五月刚开始,特朗普一条推特让原本趋于平静的中美贸易摩擦重燃战火。在机械制造等类别商品对华落地的25%关税以及中国随后抛出对来自美国的农产品等对等关税的回击行为似乎已在中国线上市场物价变化上有所反映。
5月中国线上市场中“生活用品及服务”大类月指数环比下跌1.4%,其中包括白色家电的“家用器具”(-3.3%),以及包括厨卫小商品的“家庭日用杂品”(-2%)在5月的国内线上市场跌幅巨大。家电、小商品一直被列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对美出口的主要产品种类,5月贸易战重燃让这些商品出口受阻的同时似乎正通过降价促销方式刺激国内需求,变相地惠及到国内消费者。细节的,在CPI目录中的“大型家用器具”小类已连续2个月在线上市场大幅降价(5月-3.6%、4月-3.5%),除因入夏“空调”小类本月线上物价有所回升(+0.4%,前值-2%)外,炉具、电冰箱、抽油烟机、微波炉等5月线上物价指数均有相比平时不同程度的下跌。
与中国输美家电在国内线上渠道售价普遍下降相对,中国对美征关税对应到CPI目录中的“食品”大类物价指数5月继续上涨0.1%,但相比前值1.4%涨幅已有很大收敛。在细分类别中,5月“干鲜瓜果类”月环比上涨1.5%,飞涨的水果价格让“苹果自由”、“车厘子自由”频现朋友圈;“畜肉类”5月环比上涨1.1%,前值7%,涨幅放缓;“禽肉类”5月环比上涨4.3%,前值-0.6%,价格正在起飞。猪肉子类5月环比上涨1.5%,前值12.1%,二师兄物价的终于稳住是畜肉类价格水平正在降落的最重要原因。而作为猪肉替代品的鸡肉(+5.8%)、羊肉(+2%)、牛肉(+1.5%)却在5月迅速提价,提醒价格监测部门在稳定猪肉市场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他肉类品种。
此外,5月“医疗保健”大类线上价格指数异军突起,1.4%的月环比涨幅领涨8大类。其中,“医疗服务”月环比上涨1.3%(前值0.5%),“药品及医疗器具”月环比上涨1.5%(前值-0.2%)。入夏伊始往往是医疗产品和服务需求上升期,但在没有重大疫情新闻之时此轮医疗保健类别的物价上涨背后有无其他原因尚待调查。
iCPI是由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编制的,具有高频实时发布、计算机算法自动运行和大数据价格来源等显著优势特征,供宏观经济科研使用。如果需要查询下载详细数据,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iCPI官方网站(http://www.bdecon.com)。
此项目最终解释权归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编辑|陈悦
文字|刘健平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